增高益智、延年益寿保健品都是假的

发布日期:2019-06-01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增高益智、延年益寿保健品都是假的
     
      2018年10月26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老年人保健产品等消费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决议》。
     
      同年11月,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开展依法打击整治向老年人欺诈销售保健产品违法行为专项行动》,要求争取利用半年左右时间集中治理,确保欺诈销售保健产品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2019年1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13个部门召开联合部署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全国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行为的事中事后监管力度,依据法律法规,严厉打击虚假宣传、虚假广告、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扰乱市场秩序、欺诈消费者等各类违法行为。集中查办、曝光一批违法典型案件,形成高压态势,有效遏制“保健”市场乱象,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今年年初开始,我市先后制定印发《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实施方案》《开展依法打击整治向老年人欺诈销售保健产品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将有效打击欺诈老年人违法行为与联合整治工作紧密结合,在做好市场监管同时,注重防范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营造社会共治氛围。
     
      记者调查
     
      截至目前,我市共有正常营业的保健产品直销网点29家,从事保健产品零售的企业3344家,主要是药店和商超兼营保健食品,保健产品专营店和各类养生保健馆所,销售的保健产品主要为功能性保健食品27类、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保健食品及保健用品,经营规模都不大,经营地域也比较分散。
     
      我市保健市场情况如何?如何辨别保健食品,购买时有哪些注意事项?针对老年人,不法商家常用的骗局有哪些……针对老百姓最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刘宝森予以解答。
     
      经过我市十个部门联合整治保健产品市场乱象“百日行动”,以及有效打击欺诈老年人违法行为,给保健产品市场带来了哪些成效?
     
      刘宝森:联合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3357人次,检查社区、公园、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878处,检查宾馆、酒店等重点服务场所439处,检查“保健类”店铺1267家,检查旅游景区、农村场镇、农村集市、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122处,监测和检查食品(保健品)、净水器、空气净化器等商品广告3937条次,对保健产品经销企业开展行政指导和行政约谈85次,开展各类宣传活动88次,受理涉及保健产品方面的消费投诉21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0万元。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假冒伪劣、消费欺诈等违法行为,受理案件线索8个,正在查办1件。
     
      目前,保健产品市场整体上平稳有序。
     
      我市经营保健产品的市场主体底数是什么情况?
     
      刘宝森:我市仅有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1家直销企业分支机构,具有直销资质的直销服务网点共51个,其中萨尔图区6家,龙凤区5家,高新区1家,让胡路区11家,红岗区8家,大同区8家,肇州县3家,肇源县3家,林甸县3家,杜尔伯特3家。经过实地检查摸排,现正常营业的直销网点有29家;从事保健产品零售的企业3344家,主要是药店和商超兼营保健食品,保健产品专营店和各类养生保健馆所;“权健”事件发生后,迅速开展对涉“权健”产品经营企业的排查检查,筛查出的58家经营过“权健”产品的单位已全部处于停业状态,目前我市已没有经营涉权健产品的企业。
     
      对于重点保健食品销售企业,如何进行监管?
     
      刘宝森:首先是加强提醒告诫。组织召开了“大庆市保健产品经销企业提醒告诫会”,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玫琳凯(中国)有限公司、世一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等30余家保健产品经销企业和多家主流媒体参加会议,对保健产品企业从重视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加强销售环节管控、严禁拉人头传销、履行社会责任、杜绝销售欺诈和虚假宣传等10个方面进行提醒和告诫,要求企业对标联合整治工作中的10种违法行为自查自纠。同时,还召集驻庆地区14家保健产品直销网点负责人,召开了加强直销企业会议营销监管工作会议,对企业加强自查自改自律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并与直销企业负责人签订《大庆地区从事经营活动直销企业会议营销承诺书》。其次是畅通举报投诉渠道,认真受理广大群众来电来信来访;第三是各有关部门强化市场巡查检查。
     
      通过拉网式集中摸排整治,是否发现我市保健食品存在不足之处?
     
      刘宝森:市城管部门对全市96处公园广场开展“销售保健品”检查,未发现露天售卖保健产品现象;市商务部门出动执法人员对保健产品直销服务网点实现检查全覆盖;市卫生健康部门出动执法人员共检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保健、养生等机构110家次;市场监管部门成立10个检查组,由局领导带队,对保健食品市场进行明查暗访,共检查包括大小商超、药店兼营和保健食品专营企业60余家次,从检查的情况来看整体趋势向好。但仍然存在问题。检查中发现有1家大型商超存在未设置“专区专柜”经营保健食品,2家药店经营的保健食品与药品等混放,4家小超市未经许可兼营“红牛”、“乐虎”饮料等问题,对于发现的问题现场责令商家立即整改,并由各县区跟踪督促和回访问效。
     
      此外,结合群众比较关注关心的保健食品品种,市场监管部门委托黑龙江省华测检测开展了对宣称具有“改善睡眠、减肥、辅助降血糖、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功能的7类50个批次保健食品的质量抽查检验工作,其中“东方同康宝牌”钙咀嚼片(批号:20170702)存在质量问题,目前已经对检测报告核查完毕,案件线索也已向产品生产所在地江西省宜春市市场监管部门进行了及时移交。
     
      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如何简单地识别保健食品?购买保健食品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刘宝森:首先,一定要明确概念。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保健食品一般需要较长时间服用才能对身体起到保健作用,不能相信所谓的“疗效”、“速效”。如需治疗疾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或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切忌听信会议讲座、街头小报的虚假宣传误用保健食品代替药品,以致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加重病情。有关宣传治疗恶性肿瘤、疑难杂症和各种疾病的所谓保健食品小广告,均属于违法广告,消费者千万不要为治疗某一疾病而购买保健食品。
     
      购买保健食品要通过正规渠道,察看有无“小蓝帽”标识(国家为让消费者辨认与其他产品区分为保健食品设置的专有标识)、包装是否规范,保健功能,适用人群以及成分表等信息是否齐全。每个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只能对应一个产品,消费者也可以通过登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数据查询”栏目查询产品的真实情况。
     
      如果发现违法生产经营保健产品,消费者可及时拨打电话12315进行投诉举报。
     
      保健食品都可以声称有哪些保健功能?
     
      刘宝森:保健食品可以宣称增强免疫力、辅助降血脂、辅助降血糖、抗氧化、辅助改善记忆、缓解视疲劳、促进排铅、清咽、辅助降血压、改善睡眠、促进泌乳、缓解体力疲劳、提高缺氧耐受力、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减肥、改善生长发育、增加骨密度、改善营养性贫血、对化学性肝损伤的辅助保护作用、祛痤疮、祛黄褐斑、改善皮肤水份、改善皮肤油份、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消化、通便、对胃粘膜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等27种保健功能。对于说保健食品可以增高、益智甚至延年益寿等声称都是骗人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对药品的定义: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而保健食品的使用不得作为治疗疾病用途,否则就是违法。比如说同样是“维生素E”,如果用于“药品”时,则能以“消除疲劳、保护心脏、减轻皱纹或雀斑”等来表示其功效;但当其用作“保健食品”的某种成分时,则只能是“食品”,所以绝对不能宣称“对××有效”或是“可预防××”。国家之所以会进行这样严格的规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消费者信赖的问题。如果允许保健食品标识其具有某种疗效,那么有可能被消费者误认为是药品,从而过分依赖保健食品,可能贻误了接受正规科学医疗的机会。
     
      常见的保健产品消费陷阱往往困住的多是老年人。那么针对老年人,不法商家常用的骗局有哪些?
     
      刘宝森:常见的骗局都集中在“免费”的外衣下,比如免费试用,赠送礼品等。在经过多次试用后,一些消费者由于心理作用感觉有效,或者多次试用后,人情难却而购买了该产品,但买回家后才发现自己身体根本就不需要或者不适合食用这些产品。此外,还有流动设点等。比如部分保健产品经销商采用租赁临时经营活动场所,设立流动摊点或者上门推销等方式开展活动,一旦发生重大纠纷或者被执法部门查禁,马上转移藏匿,另起炉灶,逃避责任,导致消费者难以维权。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期发布了常见的十种骗术,包括假借公益欺骗型、冒充专家恐吓型、瞒天过海神吹型、免费旅游陷阱型、非法生产毒害型(私刻国家行政机关公章、伪造保健食品批准文号、证书等开展虚假宣传)、连环施计圈难逃(组织患者现场说法、狠打亲情牌,认“干爹”“干妈”等)、虚构认证伪装型(使用“国内唯一一款”“全球公认”等认证信息,将产品伪装成高科技产品等)、量身定制诱导型(假“老师”上门推销,提出“一对一”“治疗”方案等)、自编自演体验型、非法集资诱骗型(招募老年人代理推销产品,待老年人缴纳费用后,免费提供产品,以“赠品”反馈形式派发假冒厂名厂址及注册商标的产品等)。只有让消费者知晓了这些“套路”,才能避免踏入“陷阱”之中。
     
      在防范保健产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方面,我市将有哪些具体做法?
     
      刘宝森:食品产品监管是需要引导公众参与,形成社会共治氛围的。为帮助广大消费者切实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自觉抵制保健产品虚假宣传和欺诈销售行为,我局及相关部门将通过走进农村、商超、社区、校园,以及网络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同时加大对对违法广告全天候监管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详细梳理,制定更加务实有效的推进措施。切实抬高政治站位,坚决将党中央、国务院、国家13部委和省委省政府的有关工作部署贯彻到位、执行到位,持续加大工作落实力度,尤其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推进对“保健”市场的常态化治理,切实承担好维护全市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任。
  •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