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药不一定能起到保健作用要因人而异

发布日期:2019-07-18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补药不一定能起到保健作用要因人而异

    人活在世上,和自然是相关的。养脾的同时,要想到自然的环境是怎么样的?同样是养脾,一年四季气候,它的方式方法都是不完全一样的,略有差别的。

    名医开讲|补药不一定能起到保健作用要因人而异

     

    不同季节养脾方法也不一样

    譬如说古人把春夏秋冬分得很细,分为春夏、长夏。就说目前这个阶段,譬如说夏天,夏天一般是从6月份,从5月份就开始,5月初到6月底,这段时间是属于夏,长夏是7月初到8月底,这段时间属于长夏。分为两个阶段。

    夏的前期本身有一个黄梅天,梅雨季节阶段包括在里面。人和四季气候的关系也算是非常密切,也是各不相同的,在不同的季节下。譬如说,在长夏这个节气里面,不考虑每个人的问题,可以像春天一样生活,骑着助动车在风里雨里任意驰骋。您觉得对吗?这个养生肯定是不对的。

    在秋冬季节,天气寒冷了,既然毛泽东主席也可以冬泳进行养生,也不管自己的身体体质,就冬天去游泳。如果在长夏季节,明明这个病人是湿气很重的病人,你经常淋雨或者经常去游泳,可能达不到养生的目的。

    所以人和气候还是要密切相关,要紧扣在一块来进行调理的。脏腑也有互相之间的感到。

    肾为胃之关,肾为先天之本,如果肾通调水道达不到这个功能的话,就会出现水液的停滞。脾虚本身会产生痰湿,水湿合在一起,如果脾肾两虚,整个人就浮肿了。因为经常有病人来看病的时候跟说,刘医生,整个人都很虚,脾也虚,肾也虚。这个人是非常消瘦的,阴虚火旺的体质,口干舌燥的。他根本没有出现浮肿或者全身乏力,或者面色黄白这个情况。所以他不存在批深两虚的表现。

    肝脾,肝就在脾的旁边,脾是属土的,阴阳五行来讲。肝是属木的,这个木随时可以克土,肝脏起到一个疏泄的功能,一个是情绪的疏泄,调节情绪。一个是对人体,比如说胆汁,消化液体的疏泄和气积的疏泄,气得到通畅,才能够达到疏泄。

    一旦这个疏泄失调之后,肝气就会乘脾,所以养脾的同时,要考虑到附近的脏器。肝气乘脾会出现什么情况?就出现莫名其妙的腹痛,一阵一阵的腹泻。待会儿要交流网友的一些来信,他们也提到这些问题。

    肝气犯胃会出现什么?

    胃痛,就会出现嗳气等等情况。肺和脾的关系是肺属经,脾属木,只有土旺了之后,才能够去生津,有很多的哮喘、支气管炎的患者,或者是一些肺结核的患者,他本身就是肺脾两虚。脾虚之后本身就生痰湿,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痰湿就跑到哪去了?跑到肺里面去。因为水谷精微可以上输于肺。痰湿也会上输于肺。

    这样气喘、咳嗽随时会来。所以脏腑的调节非常要紧。

    谈到内外共治,无非就是口服药,加上外治的一些膏药。外敷外治的膏药,为什么重要?它有历史沿革的。譬如说是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主的脾胃病,等于是目前来讲,可以把它拓展到腧穴的治疗,为一个重要的方向。因为作为中医内科医生来讲,一般都是比较重视大家服药,或者是内脏的调理,往往忽略了经络的学说。现在可以经络和内脏结合在一块进行治疗,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早在马王堆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这些都有记载,包括《黄帝内经》也有记载。

    敷贴最早出现于东汉时期,有很多的,到了唐朝有些刺激性的药物作为敷贴的主要药物。觉得刺激就是好。现在人有全面的认识。一部外治的专书里面分别阐述有内、外、妇、儿各个方面都可以进行敷贴治疗。

    对于慢性胃炎,尤其是以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什么比较重视?它是属于所有慢性胃炎里面癌前期病变的一种。所以它的经络腧穴外治法应该说非常有效。

    说“久病气虚,气虚则滞,气滞则瘀”则为病机。既然气非常要紧,肝脏是疏泄气积的。脾是统血的,整个血液都是听脾脏统率的。它通过什么去统率?通过气。只有气积(音)通畅之后,才能达到一个统率的作用。气如果虚了,就不能去统率血运,血不归经,溢于脉外,就会出现什么?会出血。随着大便而下,出现胃出血。如果气滞了,也会出现血瘀。所以气和血的关系非常密切。气血可以通过经脉进行调理。

    这是20多年的临床经验,通过胃肠镜下的检测,逐渐想到的一个思路,通过汤药和穴位敷贴进行治疗,既然能达到同病异治的方法,就能够内外共治这样一个概念,来缩短病人的疗程。

    本身是个内科医生,脱不开一些内服的药物,这是申请专利的一些经验方。这些经验方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提示。气血运行不畅,造成虚、痰、瘀,这是辨证要点。

    补药不一定能起到保健作用

    从这个角度来谈,有很多补气的药,有很多病人经常来跟说,他们有很多的误区,认为中医就得开一点补药。他说,每天用人参,或者用西洋参,都在杯子里面放一点,经常每天泡茶喝。或者今天喜欢枸杞、人参、红枣等等一起泡茶。能不能达到一个保健的作用?觉得未必。

    为什么呢?不是说医生一定是对的,您想,如果您阴阳要平衡,达到平衡才是最高的境界,不是说补气越多,补药吃得越多,越健康。这有一个本质的区别。

    譬如说盲目地吃人参,人参里面有很多分类,比如红参,最早出产在朝鲜,为什么?朝鲜那个地方,东北那个地方非常寒冷。红参起到温运健脾、补气的作用。

    但是如果拿到南方,尤其上海这个地区来用,长江三角洲来用,这里的人民都是偏阴虚的。如果你用红参,就会经常出现鼻子出血、牙龈出血等等生活的状态。所以想来想去,如果是治疗癌前期病变,需要补气吧?需要补。但是一定要掌握好火候。

    比如选用黄芪,为什么?不仅可以健脾益气,也很难给临床上带来腹胀、不适的感觉。另外还有一个托毒生肌的作用。本身他胃黏膜的肌肉就糜烂了,可以通过托毒生肌,保护黏膜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又能够通过柴胡、半夏等等药物进行行气化痰的作用,标本兼顾。适当地用一些平和的活血化瘀药。

    气血非常重要,如果你用了一些活血的药不恰当,活血过不度,本身就会造成出血,胃黏膜是很脆的,一旦出血,出现糜烂,你再用一些不恰当的活血药物,或者活血过度,本身就会造成出血。所以要达到祛瘀不伤正,化瘀不动血,的止血同时又能够起到化瘀,这是积极的意义所在。

    刘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内科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消化内镜学会学术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会员,上海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炎症性肠病诊治中心顾问兼分中心主任,上海市静安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现代中医师师承培养项目带教老师。中华医学会第二届中国名医论坛优秀学术成果三等奖,上海科学技术学术成果三等奖获奖者之一。

    擅长:各类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脂肪肝、高脂血症、内科虚寒症的诊治以及胃肠镜的诊治。

  •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