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你应该注意的是什么

发布日期:2019-08-14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夏季养生,你应该注意的是什么

    夏季是人体阳气旺盛的时节,顺应春夏养阳的四时法令,夏季养生应注意养心,做到心静自然凉,要预防中暑,饮食上应适于寒温,谨防形寒饮冷,才能做到冬病夏治。春困夏乏,夏季还应注意午休。

    夏季饮食要注意健脾保健

    夏季饮食要有“平衡观”,意思就是,夏季养生,要懂得适度的原则。举个例子,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会选择吃一些冷饮或是吃一些凉性的食物(如经过冷藏的绿豆汤、西瓜等)来避暑。其实,适度的吃冷饮可以起到一定的避暑作用,可以防止中暑。但是,如果夏天无节制的进食冷饮,就会损耗阳气,导致阳虚的发生。《摄生消息论》中提到:“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冷粥等,饱腹受寒,必起霍乱。”过度进食冷饮等也会刺激肠胃,导致肠胃功能紊乱。“形寒饮冷则伤肺,”夏季阳浮于外,阴寒内盛,过食寒凉之物,易伤肺胃。而姜辛温,发散肺胃之寒而温肺胃,使其功能正常。如果夏季过食寒凉之物,可多吃一些姜来调理。女性在夏季不宜受寒,尤其是畏冷,手脚经常冰凉和处在生理期的女性要额外注意,夏季最好少吃寒性、生冷的食物。

    中医认为,湿为长夏(公历七八月份)之主气,故夏天湿气盛。脾喜燥恶湿,湿邪困脾,阻碍脾胃消化、吸收营养物质。所以,夏季养生需健脾利湿,开胃消食。丝瓜粥、绿豆粥、西瓜皮粥不仅可以健脾开胃,还可以清热解暑。

    此外,夏季高温,食物易腐蚀变质,肠道疾病多发。因此,夏季要注意饮食卫生,谨防食物变质。

    夏季运动要注意避暑

    《易经》里讲“动则生阳”,《黄帝内经》言“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夏天要使气机宣畅,通泄自如。因此,夏季运动不仅顺应天时,还可以通过排汗把体内的“寒邪”和“湿邪”排出体外。夏季通过运动,可以加强身体的耐热能力,提高调节体温的功能,预防中暑。

    夏季炎热,剧烈运动容易中暑。夏季炎热,出汗量增多,水分大量流失,剧烈运动容易导致人体丢失更多的水分,从而影响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夏季运动要避开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这个时间段,因为这个时间段紫外线最强,容易对皮肤造成损害。运动过后不要立马冲凉和吹空调,以免“湿气入侵”。夏季运动时要穿着舒服、透气的衣物,以帮助皮肤通风换气。

    夏季要注意养心

    心属火,主血脉,主神志,通于夏气。也就是说,在夏季,心阳最为旺盛,所以养心是夏季养生的关键。《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到:“心主夏,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也就是说,夏季可以多吃一些酸味或咸味之物来养心。中医认为,出汗过多会导致心气阴亏虚,故此我们可以选择食用一些酸味之物,如乌梅、五味子等,不但能补气,还能生津止渴。

    夏天要心静

    夏天属火,火气通于心,火性为阳,阳主动。加之心为火脏,两火相逢,所以心神易受扰动而不安吗,出现心神不宁,引起心烦。心烦会使心跳加速,心跳加速会加重心的负担,不利于养生。所以夏天要心静,心静自然凉,静则神藏,静则生阴,阴阳协调,才能保养心脏。

    夏季要养心阳

    心阳虚是心气虚的发展,心气虚会导致心脏功能减弱,主要特点是心慌,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自汗。如不注重保养,发展为心阳虚就会出现心慌气喘加重,而且畏寒肢冷,胸痛憋气等。

    夏季要养心阴

    夏天阳亢,心阴最容易被耗,所以要注重养心阴。心阴虚是指心阴血不足,不能润养心脏而出现的症状。心阴虚的主要特点是阴虚阳亢,出现虚性内热,表现为五心(胸心、两手心、两足心)烦热、咽干、失眠、舌红等。心阴虚者要注意少劳累、少出汗。

    夏季要养心血

    心血虚主要指心血不足,使人的脑髓及五脏失于濡养而出现头昏脑胀、乏力疲倦、面白无华、脉细而弱、唇甲色淡。可适当食用鸡血、鸭血、大枣等。

    夏季作息提倡睡“子午觉”

    “子午觉”的意思就是,每天子时和午时的时候要按时入睡。其主要的原则就是“子时大睡,午时小憩”。古代的养生道之中,有“三寒两倒七分饱”的说法。而这里的“两倒”指的就是要睡好“子午觉”。

    按照中医的理论,在炎热的夏天里,提倡人们睡‘子午觉’。中医著作《黄帝内经》指出,子时(晚11时至凌晨1时)是阴气最盛,阳气衰弱之时。“子”时是人体经气“合阴”的时候,有利于养阴。中医认为,“阳气尽则卧”,这个时刻休息睡眠好,睡眠质量佳。

    中医认为,人体的起居作息与自然界四时阴阳、昼夜变化息息相关,睡眠亦应遵“天人相应”的原则。午时(中午11时至下午1时)体内阳气从鼎盛时期开始衰弱,阴气开始慢慢增长,与子夜一样,处于阴阳交接的时刻。“午”时人体经气“合阳”,适合养阳。《黄帝内经》曰“阳气尽则寐”,所以午时也应睡午觉。而午觉只需在午时(11时至13时)休息30分钟即可。

    清代著名养生家曹廷栋则在《老老恒言》中提到:“每日时至午,阳气渐消,少息所以养阳;时至子,阳气渐长,熟睡所以养阴。”午后阳气消退,应适度休息,减少阳气的消耗;子时人体的阴气最盛,此后渐衰,而阳气渐长,此时应通过良好的睡眠来养阴。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